东华学院 - 最新消息及活动 - 东华学院「数码友伴:长者数码共融」计划 研究显示长者掌握数码科技有效改善精神健康 Skip to Content
  • mail
  • blackboard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youtube
  • LinkedIn
  • WeChat
  • Search
  • PowerCampus
才、智、承担
高色彩对比
字体大小Down Arrow

简体
Down Arrow
东华学院「数码友伴:长者数码共融」计划 研究显示长者掌握数码科技有效改善精神健康
29/02/2024

东华学院于2022年4月开展一项为期两年的「数码友伴:长者数码共融」计划(下称「数码友伴」计划),招募了157位学院学生担任青年义工(「数码友伴」),为1,065位60岁以上长者提供数码科技应用及精神健康培训。研究团队透过问卷及访谈形式评估长者参与计划后的成效,发现他们的精神健康及抑鬱症状有明显改善。

根据政府统计处的调查显示,65岁或以上人士使用互联网的人数有显着上升,由2020年的66%上升至2022年的82%,而这个组别拥有智能手机的比率更高达90%,较2020年的68%有明显增长,反映智能电话在长者日常生活的渗透率高。

一站式网上学习平台 助长者善用科技提升精神健康

领导是次计划的东华学院校长陈慧慈教授表示:「疫情令日常生活及社交活动更趋数码化,但对于缺乏数码科技知识的长者而言,要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数码生活仍存在挑战。数码世界可以帮助他们连繫社会,同时也可能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,容易令长者感到被社会孤立,影响精神健康。有见及此,东华学院期望透过『数码友伴』计划,让长者掌握应用数码科技的技能,同时为他们提供精神健康的知识,帮助他们融入数码社会,改善精神健康。我们亦希望透过青年人与长者的互动,让两代人更加了解对方的想法,促进跨代共融。」

计划团队设立了一站式网上学习平台,载有73段有关数码科技及精神健康的资讯短片,当中包含应用程式教学,教授长者如何使用视讯通话、搜寻网上资源、善用社交媒体及健康管理应用程式等,提升长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码科技的能力;亦提供有关精神健康、情绪管理、静观、呼吸、运动等影片,让长者提升压力、焦虑及抑鬱管理的能力;并设有自我检测工具,让长者自行评估精神健康状况、自我效能、社会支援及生活质素等。截至 2024 年 1 月,该平台的应用程式录得1,500次下载,并累积了7,224次浏览次数。

青年义工提供手机教学 助长者融入数码社会

计划于11个地区推展,联同40间长者护理中心、地区康健中心和非牟利机构共同合作,为1,065位年龄介乎60岁至91岁的长者提供数码培训。计划亦提供智能电话及数据卡,让未能接触智能手机的长者有机会获得相关资讯和训练。参加者在「数码友伴」青年义工的指导下,进行一共14节,每节1.5小时,为期三至六个月的培训,以小组形式学习基本的数码技能。「数码友伴」亦会透过通讯软件与长者建立聊天群组,让长者可随时获得支援,并增加跨代沟通的机会。

为了评估计划的成效,计划团队随机抽出310位参加者进行问卷调查,分为实验组(155人)及对照组(155人),两个组别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0岁及78岁。研究亦分别邀请了31位参与培训的长者和学生义工进行深度焦点小组访谈,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学习及服务体验。

参与长者抑鬱指数跌17% 精神健康显着改善

研究团队採用评估精神健康状况的「世界衞生组织五项身心健康指标」(WHO-5),以及评估抑鬱症状的「9项患者健康问卷(PHQ-9)」进行调查。评估结果显示,实验组的参加者经过六个月介入后,精神健康指数(WHO-5)的平均分数由63分升至70分,升幅达11%,亦较对照组的65分高于8%;而抑鬱指数(PHQ-9)则由4.8分跌至4分,跌幅达17%,反映整体参加者的精神健康有显着改善。

根据焦点小组访谈分析显示,参与计划的长者对计划评价甚高,表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均有所提升,有长者认为在使用智能电话时的焦虑情绪显着降低,比参加计划前更有信心使用智能电话。参加者认为计划能够提升他们的数码技能,更轻松利用智能电话搜寻健康相关的资讯,减少依赖他人。此外,给合数码技能及精神健康有助提升长者对精神健康的关注,他们透过互联网学习静观、健脑及家居运动,了解运动对精神健康的重要性,提升自我健康管理及情绪管理的能力。

研究团队倡跨代学习 建立共融社会

陈慧慈教授认为,研究结果显示,透过提升长者数码技能,有效改善他们的精神健康,建议政府及机构投放更多资源,以长期计划形式提供有关数码技能及精神健康的训练,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电子学习平台,让长者有更多渠道获得有关资讯及支援,与时并进,积极投入智慧生活。陈教授亦表示,由学生担任义工教授长者,善用他们熟悉数码技能的长处,与长者建立互信关係,成效理想;她建议提供更多长者青年互相学习的机会,扩阔社交圈子及促进跨代共融。

学习各种应用程式 长者用手机更安心

参与计划的孙慧莲女士今年已85岁,退休前任职教师,退休后担任电视剧演员,凭「陈师奶」一角为人所熟悉。好学不倦的她多年前已开始在其他机构学习使用智能电话,其后在朋友介绍下参加计划,「退休后我经常做义工,不时探访独居长者,所以对精神健康、情绪支援特别感兴趣,从朋友口中得知此计划,既可学习使用各种应用程式,又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精神健康的知识,同时跟年青人交流,有别于传统的智能电话班。」孙女士坦言年纪大,所学知识尤如「水过鸭背」,但她相信只要坚持学习,总会在脑海留下一点痕迹。她表示接受培训后,发现了不少社交应用程式的「隐藏」功能,例如可以利用投票功能决定聚会日子,又认识到利用应用程式封锁诈骗电话,令使用智能电话更安心。她亦鼓励身边朋友参加计划,学习新知识,扩阔社交圈子,对改善精神健康亦有莫大帮助。

青年义工增同理心 助长者与数码社会接轨

东华学院应用老年学(荣誉)理学士四年级生张弘业是「数码友伴」之一,他表示虽然课程实习有不少接触长者的机会,但参加此计划后更了解长者在使用智能电话时所面对困难,例如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通讯程式,他们并不懂得分辨每个程式的特点,而且他们普遍对网络安全有一定忧虑,时常对网络资讯的真确性抱有怀疑。「长者吸收新知识需要较长时间,要追赶瞬息万变的科技发展难免感到吃力,我希望透过计划带领老友记进入数码科技的世界,让他们与社会接轨,例如现在他们懂得利用Zoom和Facetime等视讯程式与家人保持联络,亦都懂得如何从网络上获得正确的健康及时事资讯,甚至透过手机网上购物。」弘业认为计划增加了他对长者的同理心,加深了解长者的精神健康需要,并提升与他们相处及沟通技巧,对将来投身安老业界提供宝贵经验。

此项计划获精神健康谘询委员会负责统筹的第一期「精神健康项目资助计划」 拨款资助。





Tung Wah College Logo
京士柏校舍
香港何文田卫理道31号
马锦灿纪念大楼
旺角校舍
香港旺角山东街
90号A钟江海纪念大楼及
98号钟秦兰凤大楼
葵兴校舍
香港葵涌葵昌路51号
九龙贸易中心第2座16楼
电话
(852) 3190 66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