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华学院(学院)的「数码精神健康转化研究中心」研究团队,于2023年5月展开了为期两年的「共融虚拟实境(VR)与长者精神健康」研究,于全港 26 间院舍,招募了265名60岁或以上、居住在长期护理设施的残疾长者,让他们透过VR头戴装置,体验由团队制作、以「自然景观」、「旅游」及「怀缅」为题的 VR 软件。其后,团队以问卷及访谈形式,评估长者参与后的成效。结果显示他们的精神健康、抑郁症状、健康相关生活品质及感知社会支持均有明显改善。有见成果显著,团队正计划推广该VR软件,期望惠及本港住在院舍或家中的长者。
项目同时培训逾 50 名学院学生成为青年数码大使,于院舍协助长者体验各个VR场景并解答疑问,从而加强他们对长者心理状况的关怀,增进跨代共融。
是次研究为政府精神健康项目资助计划(第二期)资助项目之一。
具治疗用途的VR 为社区提供解决方案
领导整个研究计划的东华学院校长陈慧慈教授表示:「居住在长期护理设施的残疾长者,因身体状况而未能经常外出活动。此研究项目让这些长者可安坐院舍的同时,沉浸在大自然中、或『参加』港澳游、甚至再次『走』在熟悉的街道上。是次研究的结果反映相关VR体验有效提升长者的精神健康,学院希望透过这套具治疗用途的VR技术,为社区提供解决方案。除了惠及长者,计划亦加强了学生义工对长者的理解,带领他们到院舍与长者互动,提供实践机会,以装备他们服务长者的能力。」
负责是次研究项目的护理学院副院长(课程)关耀祖教授补充:「透过VR观赏短片,长者可完全沉浸其中,暂时远离院舍环境,有助促进他们的精神健康。我们发现,VR在院舍的治疗应用绝无仅有,所有参与计划的长者均从未曾接触VR;而大部分参加者皆向我们表示非常喜欢是次计划的VR体验。我们认为,VR可作为基层医疗的预防措施,为整体医疗制度奠定良好的基础。」
健康相关生活品质显著改善
项目招募的265人,平均年龄为83.1岁,分为实验组(133人)及对照组(132人)。团队采用评估精神健康状况的「世界卫生组织五项身心健康指标(WHO-5)」、评估抑郁症状的「病人健康状况问卷(PHQ-9)」、评估健康相关生活品质的「欧洲生命质量学会健康量表(EQ-5D-5L)」、评估感知社会支持的「感知社会支持量表(PSSS)」,以及评估孤独感的「简短孤单感量表(DGLS-6)」进行调查。
研究结果显示,实验组的参加者经过六星期共12节VR体验的介入后,在健康相关生活品质有显著改善,而对照组则没有显著变化。精神健康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改善。抑郁症状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所减少。实验组在感知社会支持方面有显著改善,但在对照组则没有显著变化。然而,两组在孤独感方面均未见显著变化。
总结来说,具治疗用途的VR技术对改善长者的精神健康非常有效,尤其在提升生活品质方面效果尤其显著。研究团队认为,这种创新的介入措施应被长期护理机构采用,以促进残疾长者的精神健康。
特制VR软件 切合香港长者喜好
市场上的VR软件大多以外语为主,本地人难以投入。故此,学院特别度身订制香港长者感兴趣的短片内容,以加强他们的共鸣。短片题材分三大类:自然景观 (沙滩 / 雪地 / 瀑布 / 森林)、旅游(昂坪360和宝莲寺 / 澳门古迹 / 澳门新景点 / 山顶和赤柱)及怀缅(大澳渔村 / 传统酒楼婚宴 / 中秋屋村游乐场 / 唐楼街道)。
有见研究结果正面,团队正计划推广VR软件的应用,惠及更多长者。在正式推出前,团队会先作市场调查,以加深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喜好,继而修订内容;亦会于院舍进行试点计划等。
提供实践机会 装备学生服务长者的能力
学院一直致力培育富关顾之心的学生,故此特意招募逾 50 名学生成为青年数码大使,于院舍协助长者进行VR场景体验,从而加强他们对长者及老年健康议题的理解,并培养同理心,减少批判,消除误解。在研究结束后的访谈中,学生表示是次经验让他们意识到长者面临的孤独感和心理需求,促进了他们对服务长者的热诚和信心。